《海諾》內視鏡前額五爪拉皮
實在太多人問我最近怎麼看起來特別有精神XD決定今天公布秘密,這一切是因為我去進廠整修了!一直不太滿意自己的眼睛,大小眼、眼皮看起來也下垂看起來沒精神,常被問是不是沒睡飽、很想睡?
因此想做個雙眼皮手術改變一下,從朋友那兒得知法喬的沈筠惇醫師是眼整形的專科醫師對於眼睛方面的疑難雜症很擅長,
親自去給沈醫師評估後告訴我,我有眉壓眼及眼皮也下垂的問題,這兩個問題不改善,就算做雙眼皮效果也不會好,哇…….真的非常專業!難怪很多人推法喬沈醫師!
沈醫師建議我不用割雙眼皮,可以選擇直接做內視鏡五爪拉皮,心想:我這個年紀就要做拉皮???
經過沈醫師講解後我才了解,不是只有年紀大的人才做拉皮,我原本雙眼皮摺痕因為眉壓眼,所以看起來不明顯(原本心想割個雙眼皮就可以改善),但因為眉壓眼,眉毛與眼睛的距離實在太近,如果再割雙眼皮那眉眼距離就更近了,即使有了正常的雙眼皮,但也不會有神采奕奕的感覺。
聽起來很複雜,但前額五爪拉皮是內視鏡手術,只在髮際線開個小小傷口,放進能自然吸收的五爪鉤拉提額頭、眉毛,臉上完全沒傷口,完全不用擔心傷口照顧與疤痕的問題,把原本蓋在瞳孔上方的眼皮撐提拉起來,調整雙眼大小眼,一次改善我苦惱已久的所有問題!
做完手術已經一個半月了,效果超級滿意!視野遼闊,雙眼明亮炯炯有神,額頭變順且亮(印堂發亮運氣也佳),果然醫美跟髮型一樣需要專業客製化~


變身兩個月了,朋友跟客人都說我變得很有精神,以前的樣子有點憨厚有點魯,現在雙眼顯的明亮有自信的感覺,眼尾上揚,眼睛變有神,額頭線條變順,瀏海往上梳很有氣勢,連帶運勢也變順…只能說,法喬 沈醫師 太強!以前覺得整形術後會腫得像豬頭一樣,這次的經驗讓我完全改觀…不僅出血少,術後也不會很腫,手術疤痕藏在眼皮皺褶及髮際線後,幾乎看不出來。術後照顧也比想像中容易,沒拆線前傷口避免碰水,前三天冰敷,之後再溫敷,少吃重口味食物,多休息避免熬夜,傷口很快就復原


全新造型,看見不一樣的自己,感謝沈筠惇醫生,讓我見證改變的力量!


術後9個月


(以上圖文均由海諾本人同意授權使用)


(文案中照片僅作為輔助醫師治療說明或衛教資料之輔助圖片,並經當事人簽署授權書同意曝光。)
特殊病史、高血壓、心臟病史、懷孕、嚴重糖尿病、療程期間有懷孕計畫、肝腎功能受損、免疫系統異常等,或其他經醫師判斷不適合此療程者。
臉部拉皮手術適應症及禁忌症
適應症
- 隨著年齡、生活習慣、壓力、地心引力、環境及組織流失等因素,臉部組織會鬆垮而呈現老態,沒有活力、嚴肅等外觀,線條及組織量不復年輕亮麗的模樣,拉皮手術之目的為改善老化的特徵,提供年輕化的可能。
禁忌症
拉皮手術是種自發性且非緊急性的醫療行為,有多種術式選擇,醫師會於術前依病人需求,進行手術的方法及預期效果的討論。若有下列情形,請於術前主動告知醫師:
- 有血液凝血功能不良傾向。
- 有疤痕增生體質。
- 有藥物過敏。
- 有吸菸、喝酒習慣。
- 過去曾接受手術。
- 正在使用阿斯匹靈、維他命 E 、 () 等影響血液凝固的藥物。
- 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血管硬化等慢性疾病。
副作用
- 血腫或手術後再出血、傷口癒合不良、感染。
- 術後病患有可併發上呼吸道感染(機率約為 2%)或是肺炎(機率約為 1%)
- 顏面神經受傷,造成臉部動作不自然,多為暫時性,會在顏面神經受傷,造成臉部動作不自然,多為暫時性,會在2-3星期內恢復。
- 顏面感覺異常,通常在一年內恢復。
術後少數會發生輕微不對稱之情況,係屬常見現象。
當神經復原時,頭皮頂端原來的麻木感會變成搔癢的感覺,此為神經末稍生長的感覺,約術後6個月至1年可消失。
傷口旁的頭髮可能會掉或暫時減少,在幾週或幾個月之後會再長出來,很少會產生永久的落髮。
有抽菸者,最好請先戒菸一個月,因抽菸會抑制血流到皮膚,影響傷口癒合。
若有服用抗凝血藥物者,請先和內科醫師討論後,停藥1-2週,以免造成凝血異常,影響傷口癒合。
術前注意事項
- 選擇可信賴的醫療單位或醫師進行手術。
- 充分了解拉皮手術的有關常識。
- 術前術後7天,請暫停服用阿斯匹靈/其他類似藥物、銀杏類/增加血液循環、維他命E之保健食品,避免增加出血的問題。
- 多吃蔬果,增加纖維素與維他命C的攝取,增加傷口癒合力。
- 於手術前禁食8小時。
- 手術切口會在前額髮際線後,耳前和耳後,或是請病人於術前與醫師討論附加的手術項目,如上下眼皮手術,抽脂肪及脂肪注射等。
術後注意事項
- 定時服藥:口服藥為三餐飯後(消炎+止痛+胃藥),持續一週。
- 睡前不要喝太多水,睡覺時可將枕頭墊高避免過於腫脹。
- 飲食上請避免辛辣或刺激性的食物,禁止喝酒(麻油雞、藥酒皆不可)及食用中藥的補品,降低傷口發炎、水腫的機會,或是影響傷口癒合。
- 洗臉:先以擦拭方式進行;洗頭:最好拆完線3天過後再洗,只用清水不使用洗髮精,以免刺激傷口,術後第2週若傷口穩定,可開始使用洗髮精洗頭,請以指腹揉洗勿抓洗。
- 術後可服用維他命B群促進神經恢復。
- 臉及耳朵傷口:先以無菌棉棒沾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後,再塗上藥膏,每日早晚各一次。
- 記錄引流量,注意維持管路引流通暢,勿彎折。
- 術後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如跑步、打球)。
- 減少頭部低於心臟的動作,例如:綁鞋帶、撿東西,以減少臉部及頭部充血腫脹情形。
衛部醫器輸字第024770號


手術流程及特色
手術醫師術前評估及諮詢
進行醫療手術前,為了避免手術風險,醫師會仔細的諮詢及評估,確保您的身心狀況適合進行手術。
術前麻醉抽血檢驗評估
術前將抽取您的血液進行精密檢驗,以了解您的身體狀況是否適合進行手術及麻醉,保障您的生命安全。
醫護人員術前衛教
法喬醫護人員將於手術前仔細說明手術注意事項,包含手術可能引起的併發症、風險及術後如何照護,說明當中若有任何疑問,可以詢問我們的醫護人員。
完善醫療設備,具公信力單位認證
法喬醫美診所榮獲醫策會美容醫學品質認證,通過專業醫療人員資格、麻醉醫師及安全規範、手術安全流程、醫療環境安全、消防及感染管制、顧客服務等多項標準,提供「安全且誠信」的醫療環境給每一位顧客。
合格醫師
法喬維美的手術醫師皆擁有專業的執照與專科醫師訓練,並定期赴海內外參加研討會及進修,手術經驗豐富。
本產品為非侵入式皮膚治療儀器,適用於:
- 臉部眉毛拉提、鬆弛的頦下拉提
- 改善雙頰、下腹及大腿皮膚的緊實
- 臉部具有開放性傷口或病變者
- 臉部及頸部有嚴重囊腫型痤瘡者
- 臉部及頸部植入金屬支架或植體者
- 有機械植體或植入式電子裝置者
- 可能會影響傷口癒合的全身或局部皮膚病變者
- 可能會傷害神經,禁止施打於下巴及下頷骨邊緣
- 發紅:術後治療部位可能會出現紅斑;通常在術後幾小時至幾天內消失。
- 腫脹:術後治療部位可能會出現輕微浮腫;通常在術後幾小時至幾天內消失。
- 疼痛感:治療時不建議全身麻醉,在治療過程中,當能量開始累積時,可能會感受到短暫的不適。
- 瘀傷:輕微的瘀傷是對軟組織血管的破壞所導致的,偶爾可能會發生通常在治療後幾天內消失。
- 神經效應:術後由於運動神經的發炎,可能會導致短暫的局部肌肉無力;術後由於感覺神經的發炎,可能會導致短暫的麻木。
- 疤痕:可能形成永久性疤痕(如蟹足腫或肥厚性疤痕)。
- 術後可能會經歷短暫的疼痛感、灼痛感及結痂。
- 燙傷:若探頭未與皮膚貼合良好或能量不當或施打於不當位置,可能有燙傷的風險。
- 傷痕:治療部位可能會出現傷痕,程度輕微者可能會在數日內消失。
- 選擇可信賴的醫療單位或醫師進行手術。
- 充分了解療程的有關常識。
- 有心臟性疾病、裝置有心律調整器及孕婦、曾經做過多次換膚者(視情況)、嚴重異位性皮膚炎、免疫系統異常、嚴重化膿的皮膚或嚴重青春痘的皮膚、特殊皮膚情況者、曾經使用其他雷射後嚴重反黑者、治療範圍曾經注射人工填充物,如:矽膠,不建議進行治療(請事先告知)。
- 若治療範圍於最近一個月內有注射玻尿酸、膠原蛋白、肉毒桿菌或使用換膚產品者,請事先告知醫師。
- 請務必告知護理人員,治療範圍是否曾經動過手術。
- 治療後不會造成傷口,術後客人若有溫熱腫脹感將於數小時內消失,少數人於治療後會有輕微腫脹的情形,通常3~5天即可消退。
- 治療後即可開始使用保養品,並加強保濕及防曬。彩妝方面建議最好視皮膚情況使用。
- 治療期間,禁止使用磨砂膏、A酸、果酸、美白產品或高單位高濃度的藥品及保養品,若有特殊使用產品需先告知醫師或醫護人員。
- 治療後一星期內請勿泡溫泉、游泳、洗三溫暖、蒸氣或烤箱。(避免身體水分過度流失及皮膚過度乾燥)。
- 治療後的1~2週為修護的黃金週期,故術後當天請開始加強保濕及防曬,因保濕防曬和治療效果有極大的關聯,若皮膚能充分吸收,療效會有加倍功效。
- 切記美白產品在療程結束1~2週再使用。
- 術後請依照醫師及醫護人員的叮嚀,並按診所為您安排的回診時間回診。
- 第三代海芙音波拉提(Ultraformer III)僅限受過訓練且合格的專科醫師使用。
- 不得在眼睛部位,或超音波能量能夠到達眼睛的位置或技術範圍內使用;患者必須配戴護目鏡。
- 倘若在操作中發生任何問題,請立即將探頭從患者皮膚上移開。
- 務必使用CE認證或任何其他生物適應性符合國際標準的超音波專用凝膠。
- 在探頭上沒有塗抹超音波專用凝膠的情況下,請勿使用。
- 使用不符合原廠規格的配件,可能會導致電磁輻射增加或耐擾性下降。
- 假如操作者連續擊發探頭1000次,需停止工作5分鐘。
- 使用前請檢查探頭的有效期限。
※注意事項:特殊病史,高血壓,高血壓史,懷孕,嚴重糖尿病,療程期間有妊娠計畫,肝腎功能損害,免疫系統異常等,或其他經醫師判斷不適合此療程者。
※法喬醫美診所提醒您:任何手術或療程合併本身的風險,此處僅作為輔助診療說明與衛生教育,並非每個人都適合,實際仍須由醫師當面與您進行評估溝通,請親自與醫師當面進行評估診斷,了解相關適應症,禁忌症,再決定是否進行醫療處置。